革命历史大戏《问苍茫》所反映的大革命时期,蕴藏丰富的历史内容。
在辛亥革命的同盟会元老中,熊克武与但懋辛堪称一对奇特的组合。二人幼年私塾同学,成为挚友,后一同赴日留学学习军事,加入同盟会;在辛亥革命前,一个屡次在川组织反清起义,一个参加谋刺清廷大员,并一起参加了广州黄花岗起义,都是热血革命青年;民国初年熊克武崛起为四川督军的过程中,但懋辛堪称其左膀右臂;在随后数年熊克武在四川翻云覆雨的过程中,但懋辛甚至不时被熊推到台前,而熊本人则隐身幕后,形成一对奇特的双簧。
当熊克武在四川陷入四面楚歌的时刻,但懋辛提议重归南方革命阵营,后亲自赴广州向孙中山汇报,并在此后一直跟随在孙左右,脱离了熊克武军事集团核心,从而避免了在1925年与熊克武一起被国民政府逮捕的尴尬处境。
本文与您一起回顾这一对历史人物的奇特关系。
熊克武与但懋辛
从熊克武与但懋辛的合影照片说起
这是一张蕴含深意的历史照片,照片中左边是熊克武,双手负后,昂首挺腹侧身面向镜头,目光犀利;右边是但懋辛,中年就早早谢了顶,高大的身躯故意佝偻着,抬眼向上显出忠顺的样子。一眼可见二人的“主仆”关系,堪称四川混战期间这对挚友间关系的最真实写照。
但懋辛,1886 年 1月 出生于四川荣县复兴场方家冲,家世殷富。12岁进入但氏私塾读书,与年长一岁前来借读的熊克武相识。熊克武幼时因家中孩子多,生计艰难,8岁时开始在镇上读私塾,闲时帮家里卖桑叶,收蚕茧等,明显比但懋辛成熟一些,成为私塾里的孩子王,但懋辛则是其忠实“粉丝”,这种关系由此维系一生。
jbo竞博·(中国)有限公司1904年,18岁的但懋辛与熊克武一起考取了成都东文学堂(即留日预备学堂);12月,二人共同赴日,先在东京大成中学补习日语,后入东斌学堂学习军事。
1905年7月,二人结识孙中山,8月19日,共同加入同盟会。8月20日,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又一起被选为评议会评议员,成为同盟会最早的骨干。
矢志反清的热血青年
12月,为抗议日本政府《清朝留学生取缔规则》,二人先后回国。次年2月,与其他同盟会员在上海创立"中国公学",作为同盟会在上海的联络机关,并安置一些回国失业的留学生。
1906年冬,熊克武奉命返回四川,先后赴重庆、泸州、成都、宜宾等地联络革命党人,发展同盟会,委派负责人,并组织多场小型起义,但均遭失败。但懋辛留在上海继续联络工作,并协助运送军火等。
1908年9月,但懋辛参加谋刺江苏总督端方,一直锲而不舍追到北京,又改为刺杀载沣。1909年2月革命党人在什刹海旁的银锭桥下埋炸药,不料被一个乘车人发现报警。汪精卫、黄复生被捕,但懋辛幸免于难,离开北京回到上海。
1911年,但懋辛与从四川脱险返回的熊克武会合,一起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。失败后熊克武脱险赴港,但懋辛则被逮捕,幸有官员为其开脱,责令交回原籍,严加看管。
几个月后,武昌起义一声枪响,清王朝土崩瓦解。当但懋辛从广东被押回四川时,重庆已经独立,他因此获释。
熊克武的左膀右臂
1912年辛亥革命后,四川都督尹昌衡任命但懋辛为成都府知府兼四川团务督办。当时熊克武奉孙中山命率三营军队返回四川。4月后,所部改称四川陆军第五师,驻重庆。
7月四川都督尹昌衡出兵川边,袁世凯趁机委派自己的亲信胡景伊代理总督。四川的革命党人对此强烈不满,但懋辛为此辞去成都知府之职,到重庆任熊克武第5师参谋长,自此成为熊克武在军中的左膀右臂。
尹昌衡
1913年7月“二次革命”爆发,熊克武被公推为四川讨袁军总司令。但懋辛任讨袁军总司令部参议长兼前敌指挥官,率部在永川和泸州之间的立石站、寒坡场一带,重创敌张鹏舞旅,并挥师进逼泸州。后遭到围攻失败,第5师解散,但懋辛与熊克武一起潜赴日本。
1915年12月19日,护国战争爆发前,熊克武、但懋辛潜回云南,随滇军先遣部队出发,抵达川滇边境。四川地方团队和旧部纷纷前来请熊收编。熊克武就此重新拉起了一支队伍,被蔡锷任命为四川招讨使,但懋辛依旧担任参谋长,参加护国军事行动。
护国运动胜利后,蔡锷出任四川督军兼民政长。所部驻川军队共约八个师,其中滇军两个师,川军五个师,黔军一个旅。熊任川军第五师师长兼重庆镇守使,但懋辛任第9旅旅长。
川滇混战,熊克武崛起为四川督军
不久蔡锷病逝,驻川的滇、川、黔军开始混战。北洋政府见有机可乘,图谋入川。而熊克武以革命党人身份在川东手握兵权,挡住了北洋军入川之路,引起北洋政府的忌惮。1917年秋,北洋政府任命熊克武为川边镇守使,试图调虎离山。
熊考虑再三,将第五师师长交第九旅旅长但懋辛代理,这是熊克武第一次在四川混战中将但懋辛推到台前,自己仍留重庆徐谋应付,一直拖着未去川边上任,以待时局变化。
不久,四川军阀刘存厚倒向北洋。熊克武趁机联络南方护法阵营,在重庆通电拥护护法,并在1918年初正式宣布就任四川靖国军总司令。
此后靖国联军兵分三路,北路由但懋辛率军从川北直逼成都。刘存厚率部仓皇出逃。2月24日,熊克武为争夺四川地盘,电令但懋辛代理省长,这是熊克武第二次将但懋辛推到台前。
后经过护法阵营的讨价还价,孙中山最终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,杨庶堪为四川省长。但懋辛在熊克武崛起为四川督军的过程中可称忠心耿耿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四川军阀混战,但懋辛与熊克武的奇特双簧
熊克武就任四川督军后,不甘心受滇系唐继尧的随意摆布,川滇间嫌隙日增,终于在1920年5月,爆发了唐继尧排挤熊克武的“倒熊战争”。
战争初期,川军败退,成都被滇军攻取,熊部败退阆中。熊克武此时重新整编川军部队,将效忠于自己的川军部队编为第一军,委但懋辛为第一军军长。此外,刘湘为第二军军长,刘成勋为第三军军长,谋划反攻。并联合被驱逐到陕南的刘存厚,最终击败了滇系势力,1920年底将其彻底赶出了四川。
此后,四川形成了熊克武、刘湘、刘存厚、刘成勋等四大势力不能相容的局面,最终演变为四川军阀内部的大混战。此过程中,熊克武为了不让天下人把他看做"翻云覆雨之人(事实如此)”,以下野的名义退到幕后,而将自己的力量名义上都交到但懋辛这个第一军军长手中,玩起了奇特的双簧。
先是熊克武联合刘湘、刘成勋以武力驱逐刘存厚于川陕边境;1921年7月2日刘湘就任川军总司令兼省长,刘湘、能克武两军对峙;1922年5月,熊的一军与刘成勋三军联合击败二军,刘湘下野,杨森被赶逃到鄂西,刘成勋被推为川军总司令兼省长;1923年3月,熊克武欲以武力统一四川,联合刘成勋、赖心辉部攻邓锡侯、陈国栋、田颂尧等部,吴佩孚见四川内讧急命北洋军援助杨森回川。
在这一过程中,熊克武始终隐身幕后,而但懋辛冲在台前。但外人都知道的事实是,但懋辛所做所为,实际上都是由熊克武在幕后操纵的。
败退出川,但懋辛淡出
四面受敌之时,在但懋辛建议下,熊克武派人到广州求得孙中山的谅解,重新获得护法阵营的政治名义,派吕超、石青阳回川与熊克武合作。1923年6月,委熊克武为四川讨贼军总司令。
此后,但懋辛率第一军1、6两师及2、8混成旅,在上川东与北洋直系吴佩孚策动的刘湘、杨森、潘文华、唐式遵及贵州军阀袁祖铭等部苦战20多天。1924年春,终于不支,退往黔北。自此熊克武军事集团彻底退出了四川。
败退出川后,但懋辛身心俱疲,在其争取下,熊克武同意其偕湖北讨贼总司令孔庚、石青阳到贵阳与刘显世协商,达成三省合作的意向。然后征得云南唐继尧同意,但懋辛拟好"建国联军协议"草案。三省代表签字后,协议正式生效。唐继尧为总司令,刘显之为副司令,熊克武为前敌各军总司令兼建国联军川军总司令,1924年9月,驻军湖南常德。
一切商妥后,但懋辛与石青阳、孔庚三人携协议前往广东向孙中山汇报,并留在广东。孙中山重视但懋辛这位老同盟会员,任命他为大元帅府大本营政治顾问兼国民参政员。此后,为了北伐顺利进行,还特地委派但懋辛到东江去说服陈炯明、林虎与广州革命政府保持一致。
11月2日,孙中山应冯玉祥邀请北上,"共筹统一建国之方略",但懋辛随同前往。到北京后,但懋辛作为建国军四川代表参加了善后会议,随后一直驻留北京,作为代表与各方联络。
但懋辛题赠孙中山的照片,上海孙中山故居旧藏文物
1925年8月,熊克武率领所部三万余人进入广东,因卷入陈炯明叛乱,被逮捕关押,所部军事集团迅速瓦解,烟消云散。
但懋辛积极营救,1927年3月,熊克武获释。但懋辛在香港车站迎接熊克武,两人见面,不禁百感交集 !